酒泉,经几千年积淀形成的敦煌文化、航天文化、丝路文化、边塞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互融互促,5处世界文化遗产和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星罗棋布,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享誉世界,文化旅游资源独具优势。尤其是敦煌文化雄浑厚重、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已成为全省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
近年来,酒泉市紧扣“1246”高质量发展思路,借助敦煌文博会东风,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为抓手,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率先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统领,紧盯“文化兴市”和“区域文化旅游中心”目标任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敦煌飞天”和“酒泉航天”的文化标签,打造“行游酒泉·穿越千年”特色旅游品牌,培育形成以文化演艺、研学旅游、户外运动、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消费模式,呈现出量效齐增、繁荣发展、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
争创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春节假期,敦煌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莫高窟单日参观门票多日被售罄。据敦煌市文旅部门统计,今年春节假期,敦煌市共接待游客45.04万人次,相比2023年增长92.85%。除莫高窟一票难求外,免费向游人开放的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遗址、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日接待游客破万,创历史新高。
在吸引更多游客打卡的同时,酒泉市借势发力,用文化点亮景区发展之路,促进“文化+影视旅游”深度融合。
2019年,酒泉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后,牢固树立“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从思想深处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实现文化旅游统筹布局、一体谋划、协同推进。
酒泉市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工作专班,成立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印发《酒泉市创建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酒办发〔2022〕124号),确定六方面27项重点任务。2023年,印发《关于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至2028年推进全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25项重点工作任务。敦煌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单位。
文旅融合基础持续夯实
近年来,酒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扩大文化交流,稳步推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工作,“数字敦煌”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精品案例,《乐动敦煌》《千手千眼》正式商演,敦煌文化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吸引力和影响力持续放大。
2019年以来,酒泉市完成各类文物保护项目49个,争取文物保护资金1.57亿元。2023年,17个文物保护项目获省级以上文物部门批准,10个项目到位资金1273万元。全市建成国有博物馆纪念馆21个、文化馆8个、图书馆8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全面建成。酒泉市博物馆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敦煌市、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据统计,近3年,酒泉市培育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个,出版发行文博类书著11部,推出展示和诠释敦煌文化的系列纪录片10余部。
文旅市场供给不断丰富
游客白天在敦煌市区看传统社火,体验民俗年味,晚上观看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体验丝绸之路上的热闹商旅,偶遇敦煌壁画上的万千人物。在敦煌夜生活的汇集之地沙州夜市,还有独属敦煌的丝路美味。
旅游演艺是文化“在地性”的最佳表达方式之一,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重要载体。2023年,敦煌市在“三大演艺”的基础上又添两场,成为演艺项目最多的旅游城市之一;《又见敦煌》恢复演出后,旺季单日演出最高达13场,全年演出1115场次;《乐动敦煌》5月22日正式运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创排的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6月18日首演并实现常态化演出。
酒泉市统筹推进“敦煌飞天”“酒泉航天”等IP资源利用,敦煌工美、丝路手信、网讯传媒等文创企业发展壮大,并先后与华为、阿里巴巴、网易、京东、肯德基、联合利华、VANS等国际知名品牌联名跨界合作;组织全市文旅系统、文博机构和文创企业赴杭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起草《关于加快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授权腾讯、百度等60余家知名企业,创作研发敦煌礼物、敦煌故事等6000余款文创产品。敦煌工美铜刻摆件等作品在国家及省级文创大赛中屡获大奖。
在研学旅行开发方面,酒泉市编制完成了《研学酒泉》课程体系,开发了探秘丝路等12条研学线路,并在敦煌举办甘肃研学旅行大会,策划举办了酒泉市“百名校长”研学考察活动,组织全市300余名中小学校长到敦煌、肃北、阿克塞进行研学踩线考察,现场体验研学课程。培育了“莫高学堂”等研学品牌,开展3批次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申报评审工作,建成各类国字号研学旅行营地(基地)7家,打造市级研学旅行基地56家,年研学旅行人数超50万人次。
酒泉市组织专门力量赴海南文昌、广东珠海等地考察学习航天文旅开发事宜,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多次前往深圳、北京等地就航天航空博览园项目开展招商,并召开4次会议专题研究航天文旅事宜。目前,在肃州区、金塔县设置窗口常态化开展政审业务,酒泉市航天国旅等49家旅行社与融通公司签订渠道合作协议。酒泉航空航天科技博览馆项目申报国家发改委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项目,目前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并被列为第一推荐对象上报至国家发改委,等待国家发改委联审。
文旅交融外延不断延伸
近年来,酒泉市已成功举办6届敦煌文博会,展示了良好的对外形象、文化情怀和作风面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复制展入选2020年度国家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纪录片《丝路酒泉·梦回千年》在央视《发现之旅》频道播出。敦煌市成功当选2021“东亚文化之都”城市。酒泉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敦煌夜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瓜州玄奘之路戈壁徒步文化体验活动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肃州区汉唐文化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创建名单。
酒泉市成功举办第九届酒泉华夏文化艺术节、金塔县第十四届胡杨文化旅游节、肃北县西部那达慕文化旅游节、阿克塞县赛马汇暨美食节及大漠嘉年华、敦煌品牌文化系列等20余项特色活动。在川渝、上海等客源地举办宣传推介会,发起并成功举办首届甘青蒙新“四省十二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大会,启动实施百家旅行社互联、百家景区互动、百家酒店互惠、百条线路互通、百万游客互游的“五百行动联合计划”,“东方甄选看世界”甘肃行直播活动走进酒泉市重点旅游景区,带来千万流量。先后策划举行“享约春天·寻味酒泉”美食节、“惠游酒泉·乐享冬春”“我在春天等您”全国医护人员免票游酒泉宣传推介等活动。
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文化活动日渐丰富、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文化遗产充分发掘……用文化滋养产业,用品牌激发活力,一个彰显文化自信的酒泉蔚然成形,朝着诗和远方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