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记者从酒泉市文物管理局了解到,位于酒泉新城区梧桐园北侧的酒泉市博物馆已完成陈列布展,即将免费对外开放。目前,该馆馆藏文物及各类藏品达5200多件。
据介绍,酒泉市博物馆是酒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之一,2012年9月开工建设,2015年7月28日全面竣工验收,目前陈列布展全部结束。建成后的酒泉市博物馆占地面积26683.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400平方米,投资约2.4亿元。该馆分为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博物馆一层展区展陈面积6745平方米,包括博物馆大厅、浮雕墙、大型数字沙盘、璀璨酒泉与七域同辉展厅、3D数字影院。二层展陈面积5045平方米,主要展示酒泉历史文化及华夏传承创新区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区。三层面积3685平方米,主要有大型临展厅、多功能会议室等。目前,三层展厅主要展出书画及摄影作品等。
记者了解到,酒泉市博物馆自2012年开建以来,我市文化、文物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程参与了陈列布展大纲、形式设计的论证、修改、完善工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提前申报国家文物局将酒泉市博物馆列入国家免费开放名录,从2013年度起,已累计争取到位免费开放资金580万元。调集工作力量,同步展开了文物和展品的调拨、征集和复制工作,从县(市、区)博物馆调拨、复制文物4批次;先后与酒泉市建设局共同向社会征集各类文物及藏品10批次;共调拨、征集各类文物及展品2000余件,其中文物716件。今年7月,酒泉市文物管理局抽调工作人员和退休文博专家,利用近1个月时间,完成了酒泉市博物馆文物陈列布展工作,共展出文物509件。9月,经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积极向省文物局汇报批准,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拨出土文物2500多件,入藏酒泉市博物馆。10月下旬,根据市委常委会议精神,酒泉市文物管理局还将酒泉市博物馆陈列布展提升列为重点工作,组织市、区文博系统工作人员,利用40多天时间,加班加点,对酒泉市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再次进行展览提升,开设新展览,增加新展品,优化展线流程,细化完善各环节工作。此次提升展览,共新做展台300米,展柜230个,累计陈列文物及各类展品2130多件,使博物馆基本具备免费开放条件。
目前,酒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及各类藏品已达5200多件。其中最具看点的有马鬃山巨型硅化木、东汉冥树灯、战国—宋元铜镜、魏晋画像砖、上世纪50年代末期采油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