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民生
歌声琴韵里的老年生活
时间:2015-11-09 17:23:51 阅读量:467 作者:蒋瑾昱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11月2日上午,酒泉城区新世纪社区肃北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内传来阵阵歌声,老人们正在练习蒙古族歌曲,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晚年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这是肃北县老年大学专门为住在酒泉城里的退休蒙古族老人打造的活动室。闲暇时,老人们便会聚集于此,最多时有一百多人。”中心负责人雪松告诉记者。

  翻开歌谱,《达那巴拉》、《牧歌》、《天边的骆驼》等蒙古族经典歌曲最受老人们喜爱,心细的老人还用蒙、汉双语将每首歌曲的歌词标注。

  记者了解到,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其内容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等,而唱蒙古族歌曲,对于这些曾经在草原上生活的老人们来说是一种回忆。

  “老年大学活动室每周一、三、五上午开放。”蒙古族退休老人乌兰图雅告诉记者:“蒙古族是一个爱好歌舞的民族,虽然我们都老了,但我们依旧会用唱歌、跳舞的方式延续自己民族的风俗。”

  记者从该活动中心负责人处了解到,为了满足老人们的需求,肃北县老年大学还为活动中心配备了蒙古族音乐器材,供老人们弹唱。

  在与记者的谈话中,一位蒙古族老大爷用“朋友”一词描述他对自己民族音乐和乐器的感情:“每当心烦的时候,只要看见它们或听见它们的声音,心里就会舒畅很多,这些音乐和乐器是我们蒙古族老年人的知己。”老人说,活动时,他经常会拉着马头琴和这里的老人们一起唱歌,回忆当年在草原的日子。

  伴着悠扬绵长的马头琴声,老人们时而高唱,时而低吟……“这里有曾当过音乐老师的人专门教我们唱歌,每个调,每个曲我们都能准确地把握,虽然在韵律上还有不足之处,但这是属于我们民族原汁原味的演唱。”乌兰图雅告诉记者。

  曾有人说,“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而这些退休的蒙古族老人正如夜莺一样,用自己的热情为老年生活增色。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