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当扶志 富民先“富心”
金淑梅与玉门独山子乡表演《尕尕乐》的孩子们在一起。
“你们长大了要干什么?”当金淑梅第一次这样问玉门市独山子学校的孩子时,得到的回答是“打工”。一个孩子告诉金淑梅,如果能像邻居家的哥哥那样小学毕业就去打工挣钱,是多么自豪的事情。
“从那时起,我决定用舞蹈来改变他们。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金淑梅说。
2013年,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决定在酒泉辖区内选择最偏远、文化最落后的3个少数民族移民乡学校——玉门小金湾东乡族学校、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园小学、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学校,实施“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作为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的金淑梅考虑到“不做点实事,怕人笑话”,就果断接手了这项工作。
今年5月,在给玉门教师进行舞蹈培训时,她得知玉门独山子乡群众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有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的孩子父母离异,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他们逃学、打架,成了“问题孩子”。金淑梅意识到自己有了一项新的使命——用舞蹈丰富这些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精神层面真正“富起来”。
金淑梅走进独山子学校校长的办公室说:“校长,我要挑全校最调皮难管的孩子跟我学跳舞。一定是最调皮难管的。”
校长果真送给金淑梅65个最难管的孩子。课程的进度比金淑梅想象的要艰难,孩子们不但不配合,看她时还透着一股不信任的神色,随行的老师也不再配合,第一堂舞蹈课成了金淑梅的“独角戏”。回到家,金淑梅窝到沙发里大哭了一场,家人建议她放弃这项“义务劳动”,不要“自讨苦吃”,她说着“不要紧”,擦干眼泪,第二天又走进了独山子学校。
就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一样,艺术可以让顽劣的孩子奇迹般地变得文雅和懂事,执著的金淑梅用舞蹈改变了“问题孩子”。渐渐地,这65个曾经让老师头疼的孩子变得自觉了,守纪律了,懂得谦让了,有上进心了,有的还当上了班干部,他们的飞速改变让所有老师都惊讶。
7月29日晚,金淑梅带领这些孩子登上了第八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大赛舞台。在北京舞蹈学院新剧场,随着台上“甘肃省酒泉玉门独山子学校舞蹈《尕尕乐》”的报幕声传来,在节奏欢快的音乐声中,男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和活力奔放的舞蹈,深深打动了台下的评委和观众。两天后,这群孩子又走进了央视《舞蹈世界》录制现场,他们以更加完美的表现一举荣获《舞蹈世界》栏目“夏令营特别荣誉奖”。
他们真诚质朴的表现让现场评委、主持人动容。当一个孩子告诉主持人“我的理想是成为和金老师一样的人,去帮助别人”,台下的金淑梅哭了。
金淑梅说,她庆幸当初那个艰难但坚定的选择。移民乡的孩子是多么具有可塑性,他们以后的人生一定是灿烂的,移民乡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本报记者 陈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