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民生
哈萨克族人与马的不解情缘
时间:2015-08-24 14:47:32 阅读量:681 作者:郭菲 王丽君 邱小山
    在历史上,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牧民离不开马,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游动迁移、从事狩猎,都需要骑马,他们有句谚语说,“马是哈萨克族人的翅膀”。赛马活动也因此成为草原上最大的盛会。

  哈里每天都要为他的马梳理鬃毛

与马结缘

  记者见到哈里时,他正骑着摩托车从牧区回到阿克塞县城,去马厩为他钟爱的两匹赛马添草料。“草原的孩子5岁时都会得到大人送的一匹小马驹自己饲养,7岁就要开始学习骑马。”哈里说,哈萨克族人从小便与马结缘,最爱赛马驹,他也不例外。他家在阿克塞县阿勒腾乡阿克塔木村,他已在牧区放牧18年,与马匹、羊群都有很深的感情。

  哈里说,他有30多匹马,都是阿克塞本地马,从中选出了两匹做赛马。赛马饲养在县城的养马场,其他马匹依旧养在牧区。在牧区他住的是彩钢房,他家在县城也有房子,妻子和孩子住在县城。“所选出的两匹赛马参加赛马会已经7个年头,获得了不少荣誉。”马匹对每个哈萨克族人都很重要,哈萨克青年的爱情也是从马上开始的。这种马背上的爱情追逐,哈萨克族人称之为“姑娘追”。现在,这种传统的风俗已经演变为一种体育活动,是每届赛马会都会有的项目。参加“姑娘追”的青年男女,骑马并辔,向前方二三百米处的指定地点进发。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开玩笑,说戏谑的俏皮话,也可以尽情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不能有任何表示,即使羞红了脸,也要默默地倾听。当走到指定地点,就要返回时,男青年就要机敏地首先拍马疾奔,姑娘随之纵马穷追,一边追,一边用皮鞭抽打那位顽皮的小伙子,当然,男青年不得还手。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青年,那么鞭子只是在他的头顶上虚晃或轻打而已。

  哈里说,马匹对他而言就像自己的孩子,他每天会去马厩3次,给马喂水喂草料,有时候不管遇到开心不开心的事,都会对着自己的马讲一讲。马是他的知己,更是他最钟爱的宝贝。

识马

  工作之余,哈布力别克�哈吉开是一位真正的养马人和赛马人,记者在他弟弟努尔别克�哈吉开的家中见到了他。哈布力别克告诉记者,他和弟弟养有200匹马,其中赛马十几匹,大部分都是从伊犁、山丹、阿尔泰等地选来的。“从外地挑选买来的这些赛马,最贵的12万元,便宜的5万元,其中一匹非常好的马是用15匹本地马从新疆伊犁换来的。”伊犁马在赛马中是非常好的马。

  哈萨克族人离不开马,他们识马、懂马,如何选出优秀的赛马,他们也是独具慧眼。哈布力别克告诉记者,选赛马可以从马的几个特征上看,分别是看头、看脖子、看耳朵、看鼻孔、看眼神和看脾气。头上肉少、脖子细、耳朵竖得直、鼻孔大、脾气好的马最适合选为赛马。因此,哈萨克族过去有职业的相马人,在比赛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预测出赛马的名次。

  哈布力别克告诉记者,赛马是需要从小就选出并训练的。在马3岁时,让马参加比赛看马的潜力。4岁时自然成长,5岁时开始训练选好的赛马,6岁时让其参加比赛。马的寿命一般在二十二三岁,最长的寿命可达40岁。

驯马

  阿克塞县的常态化赛马自五一黄金周开始至10月,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因此哈布力别克从每年4月份就开始驯马。他告诉记者,驯马是很费精力的事,堪比照看婴儿。

  驯马人首先要给赛马准备草料,保证赛马营养,还要预防赛马肥胖。通常情况下,当赛马的营养不足时,要给赛马吃鸡蛋、牛奶、玉米面;如果赛马太胖,就要喂青稞和芨芨草,为其减肥。

  其次,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让赛马出汗,先让赛马慢跑10圈,然后用毯子盖住让赛马充分出汗,这样才能提高赛马的体力和耐力。在参赛的前一天晚上,将马绑起来保证其好的睡眠和畅通的排泄,到了次日下午4时许才会让赛马吃一点草料、喝些水,然后打个滚。哈布力别克说,让马打滚可以看出一匹赛马的好坏,打滚越多,当天的比赛成绩越好,反之则不好。

赛马

  哈萨克族人爱马,哈萨克族的孩子更是很小就学会了骑马,因此和现代赛马不一样的是,哈萨克族的骑手多为十二三岁的孩子。

  哈布力别克向记者展示了他和弟弟参加赛马获得的奖牌。奖牌被高高挂起,足足有二三十块。哈布力别克小心翼翼地分别取下,向记者介绍了属于他们兄弟俩的荣誉。

  哈布力别克告诉记者,他5岁时开始骑马,7岁时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后来又参加了一些外地的赛马会以及阿克塞常态化赛马会,多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数次赢得了第一名。

  哈布力别克说,阿克塞常态化赛马会第一名奖金是3000元,一些大型的赛马会第一名奖金可达到1万元。养马的成本较高,得到的奖金无法和养马的成本持平,需要自己再投入一部分钱。尽管如此,他还是会继续参加赛马会,因为对于哈萨克族人而言,参加赛马会不仅仅是为了奖金,最重要的是他们喜欢马,喜欢赛马。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