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泉阿克塞县立足丰富的沙漠戈壁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哈萨克民族风情人文优势,找准激活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着力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动“多彩阿克塞·好客哈萨克”民族风情体验基地品牌创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全县游客突破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8600万元,同比增长20%。
绘制文旅蓝图 激活产业新动能
围绕全省“十四五”大敦煌文化旅游发展定位,酒泉阿克塞县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哈萨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等,谋划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项目63个,制定实施“引客入阿”优惠政策12项,落实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奖励办法等优惠措施。提档升级博罗转井影视基地、库姆塔格国家沙漠公园游牧沙海、UFO部落等景区,顺利实施多坝沟胡杨峡烧烤大营、天鹅文旅小镇、苏干湖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品质。创新发展“旅游+”“文化+”新模式、新业态,新组建阿克塞文旅发展公司,进行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运营,以景区运营、理顺机制、资本运作、资源整合、产品服务等措施,实现综合业务收入1600多万元。引进特色节会赛事,成功举办第六届和第七届城市戈壁挑战赛、“56民族行”马拉松赛、阿克塞之鹰丝绸之路国际大学生骑射邀请赛等品牌活动,多措并举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繁荣发展,聚力培育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特色景区,成为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拉动三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
挖掘消费潜力 培育产业新亮点
酒泉阿克塞县分析研判居民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启动“阿克塞人游家乡”系列活动,使本地游与全域游深入融合。实施旅游消费激励政策,制定《消费促进资金使用方案》,统筹安排540多万元,对游客和居民到酒店、餐饮、超市等消费实行旅游补贴和消费补贴,对观光线路、景区体验、就餐项目7折优惠,对景区门票及歌舞互动、篝火晚会等项目费用全免。积极组织社区居民、乡镇牧农民、党员干部、企业职工参与团建游活动,享受微旅游、慢生活,带动周边县市游客来阿旅游,引导本县群众赴周边旅游,满足群众多元化文体旅游需求,先后有2.5万余人次参与本地游系列活动。
擦亮民族招牌 丰富产业新内涵
针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品少、产业小的现状,酒泉阿克塞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向更高层次的文化艺术、民俗体育、户外体验等活动延伸,深度开发民族风情游、民俗研学游、户外探险游、草原观光游等精品线路,打响独具哈萨克民族特色的《黑走马》等歌舞演绎、阿肯阿依特斯非遗、“姑娘追”等标志性品牌项目,形成一批民族新村、牧民别墅民宿群,推动阿克塞文旅从“资源时代”迈入“品牌时代”。创作具有吸引力的民族文化节目《寻梦阿克塞》等,在敦煌及周边重要景区景点展演80多场次,编排的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与饮食制作、民族刺绣展示等入驻县域各景区,丰富文旅体验项目,提升景区美誉度。
此外,酒泉阿克塞县不断用活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留原生态民族风情,争取民族文化发展扶持资金100万元,建成集体验、展示、文创销售为一体的非遗文化体验展示中心,实现非遗进景区,原汁原味展示哈萨克族文化、生活场景,让游客在旅行中体验非遗技艺,感受非遗魅力。组织40名非遗传承人、哈萨克手工艺人赴上海参加为期30天的哈萨克族手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艺水平。持续举办百业千企戈壁挑战赛,吸引来自全国100个行业的1000多家企业挑战者、户外运动爱好者齐聚戈壁腹地,不断提高阿克塞知名度,有力推动了“多彩阿克塞·好客哈萨克”文旅品牌的打造。
聚力招商推介 绽放产业新光彩
近年来,酒泉阿克塞县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活动,成立11个招商组,赴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招商28批次,与145家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对接,组织线上线下集中签约推进会,成功签约北京陶冶正和旅游文化公司,注册阿克塞县陶冶西部户外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签订阿克塞县户外运动基地暨阿尔金商学院建设项目协议,开展千家旅行社走进阿克塞踩线活动,吸引1500多家旅行社组织的35万余名游客来阿克塞观光旅游,15支户外徒步越野团队的3000余名游客在阿克塞开展赛事活动。升级编制招商地图,创新宣传营销,成立宣传推介团,赴兰州、西宁、西安、成都等地举办“多彩阿克塞·好客哈萨克”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暨“引客入阿”奖励政策兑现会,向2020年组团引客人数较多、作出突出贡献的12家旅行社、企业兑现奖励资金98万元,并签订《2021年旅游合作协议》,有力推动文旅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不断推动博罗转井影视基地、多坝沟胡杨峡等景区成为游客驻足的网红“打卡”地,先后吸引《决胜荒野》《战斗吧木兰》《很高兴认识你》等多部影视剧、直播节目取景拍摄,为文旅宣传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