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玉门市打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组合拳”,全力实现人才工作的转型突围,以人才支撑发展,让发展吸引人才,全方位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近年来,面对市政迁址、资源枯竭带来的人才大量外流等不利因素,玉门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生产力、竞争力和软实力的观念,将人才工作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在积极培养本土人才的基础上,采取刚性引进和柔性引才互补的方式,多渠道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
吸引高校优秀人才
玉门市2018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
享受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的人员进行确认签字。
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玉门市始终关注的重点工作。玉门市着力推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揽子政策,2018年,全省报到注册玉门户籍高校毕业生318人、就业284人,就业率达到89.3%,完成全部目标任务。
刘芳是玉门市康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2016年,她从兰州外语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毕业,通过招聘会了解到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后,她到该公司工作,公司缴纳“五险一金”之后,她的实发工资达3000多元,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差不多,企业也格外重视对就业见习大学生的培养。
玉门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连续五年列入政府惠民实事,出台《玉门市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工作管理办法》《玉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玉门市划拨专项资金,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由每月1000元提高到了2500元。玉门市现有就业见习基地53家,2018年推荐了154名高校毕业生进企业参加就业见习。
韩磊是玉门鑫晨光热技术有限公司镜场调试负责人。2015年,他从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毕业。2017年通过朋友了解到玉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于是来到玉门鑫晨光热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电气调试运行维护工作。虽然奋斗在一线很辛苦,但是这个政策坚定了他在企业工作的信心,而且光热发电很有发展前景,他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
2018年,玉门市共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14.95万元。孙波是玉门市金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培训老师。2017年,他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同年9月到金泰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工作,从12月开始享受就业见习补贴,一年共领取就业见习补贴3万元,生活得到保障。通过组织就业创业、精准扶贫等培训,自己也收获很多,现在已成业务骨干。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玉门市坚持抓培训、促创业、保就业的思路,出台了《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充分激发就业创业潜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就业,还可创造就业岗位,具有倍增效应,是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为此,根据毕业生实际需求,2018年玉门市先后组织221人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班、组织250人参加就业创业培训班、组织320人参加公务员考前培训班,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每年邀请甘肃行政学院知名教授专门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围绕就业观念、个人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开展培训。
玉门市将创业担保贷款作为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抓手,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瓶颈”。玉门市下西号镇下西号村的贾馨,2016年7月从陇东学院毕业,在企业工作一年后,他想自己创业,可是没有资金,后来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贷到了30万元。2017年,他投资50万元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玉门市达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毛收入达18万元。贾馨说:“创业担保贷款为我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玉门市强化服务,做到应贷即贷,尽可能放底门槛、提高放贷额度,对申请贷款的大学生创业者开通绿色通道,根据发展情况帮助其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确保了创业担保贷款有效投放。近三年为20名大中专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5万元。
玉门盛浩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是被省人社厅、省工信委认定的省级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是玉门市建成的首个省级就业创业孵化平台。焦亮大学毕业后最初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后来跑过保险,如今依托玉门盛浩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创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为了扶持这些大学生快速发展,孵化基地减免入园企业办公场所一年房租,提供创业培训、会议服务、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每天凌晨五点半,焦亮就到蔬菜批发市场采购,他要在一小时之内备齐几十个客户需要的蔬菜。
焦亮说:“我们现在注册的商家一共有92家,配送的商家、常下单的客户36家。”在玉门市,像焦亮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他们为梦想而行动、为梦想而回归、为梦想而坚守。
与此同时,玉门市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18年招录“三支一扶”3人、“特岗教师”16人等到基层服务,大力开发社区(乡镇)基层管理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秦玉是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2018年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回到家乡后,她感受到玉门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不断增长,政府对人才回流高度重视。她还了解到政府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并给予补助,在减轻企业压力的同时解决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因此她希望发挥自己的英语专长,扎根基层,把企业的农产品推广出去。
留住专业技术人才
靳生杰是玉门市农技中心的农艺师,一年四季都在田间地头奔波,为农民解疑释惑。他常对人说:“虽然在田间跑很累,但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能够把自己掌握的先进实用技术讲给农民,并且看到农民丰收的喜悦,我很欣慰。”
2015年,靳生杰到玉门市赤金镇蹲点,主抓日光温室韭菜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他先后引进韭菜新品种14个、新型农药9种,开展韭菜新品种引进、韭菜不同栽培密度、行栽穴植、昆虫病原线虫和化学药剂防治韭蛆等试验示范8项次,总结完善了日光温室韭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了日光温室韭菜栽培技术的新突破。4年来,他联系举办培训班81场次,培训农民3600余人,现场指导1146场次,使日光温室韭菜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说起玉门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李世刚,玉门市12个乡镇的产业带头人没有不知道的,都称他是“农博士”。在玉门市柳河镇工作期间,他承担实施了“玉门市国列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农业科技项目26项,完成省、地、市试验研究项目37项、示范项目68项。先后引进各种农作物新品种200余个,其中78个新品种在玉门市推广应用,26项农业新成果得到推广普及,使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玉门市还出台了《玉门市引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暂行办法》和《玉门市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暂行办法》,对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年年加码,定期组团参加省、市组织的重大人才节会,择优引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学科专业人才。对引进的新能源、高载能循环经济、煤化工、现代物流、农林牧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城乡规划等紧缺行业的专业人才,由玉门市财政按正高级专家每人30万元、副高级专家和博士研究生每人20万元、中级职称人员和硕士研究生每人10万元、急需紧缺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每人5万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分5年发放。选派到企业工作的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发放工作补助;为引进的外籍教师提供公寓,对有特殊贡献的专家补助3万元—5万元安家费;为考入玉门市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干部及时交纳住房公积金。同时,为他们提供政治待遇、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近年来,玉门市引进教育、卫生行业专业人才101名,招考招聘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和各类大学生463人,有效缓解了市政迁址、资源枯竭等带来的人才紧缺问题。
徐靖在玉门市华事达能源有限公司工作。2009年工作至今,他从一名一线基层员工逐渐成长为企业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员。
徐靖主要从事石灰焙烧技术相关生产管理、安全环保技术工作。他说:“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脚踏实地完成每一项具体工作。”
2017年3月,徐靖获得“全省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2017年4月,他参与完成玉门市华事达能源有限公司“回转窑尾气余热利用系统”“石灰窑预热器废料收集装置”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已取得授权。
近年来,玉门市充分发挥玉门高新技术园区、建化工业园区和新能源基地产业聚集、技术领先的优势,通过定向提供人事代理、发放特殊津贴等方式,吸引企业管理和高技能人才420余名,推动了园区装备制造、冶炼化工等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依托玉门石油机械中等专业学校在上海、苏州建立的10个实训基地,每年向本地输入风电及装备制造熟练技工300多人,有效促进了人才孵化成长。 (博智 张锦 张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