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入口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首页 > > 历史
中共酒泉市委党校校史钩沉(一)
时间:2016-05-04 09:27:34 阅读量:690
    一、历史沿革
    (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
    中共酒泉市委党校是市委直接领导下的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因行政区划变更和改制,党校曾几易其名。最早是1949年10月成立的“酒泉专区干部学校”(校址在肃州区小西街6号,今酒泉军分区和酒泉市西大街小学驻地),隶属于1949年7月26日组建的中共酒泉地方委员会。成立之初,酒泉专区干部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适应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和党在经济恢复时期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民族统战和社会稳定等各项任务的需要,而采用大规模短期训练班的形式训练县、区、乡干部。培训内容以学习中国革命问题为主,并选学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等。此外,还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如征粮政策、剿匪反霸政策、农业政策和商业政策等。
    培训时限以三个月以下为限。由于缺少专职教员,最初的培训由地委主要领导轮流讲授。上课时,由教学辅导人员在黑板上罗列提示笔记要点。
    这一阶段,共开办了18期政治训练班,同时还举办文化训练班,使广大在职干部、农村支部书记、城乡积极分子以及旧职员等,受到多方面的培训,迅速提高了文化程度和思想觉悟,及时适应了本区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建校初期,实行专职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期间学校校长一般由地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副校长由地委组织部长兼任。学校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校长或副校长决定和负责,其主要职责一是保证各班次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做好教职工和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加强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对青年团、学员班级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四是做好后勤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搞好自身建设和加强全体学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保证和监督行政任务的完成。
    1955年10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初级党校会议,会后发出了《关于加强初级党校工作的指示》。为了贯彻会议精神和中央《指示》,1955年10月10日,经中央批准,中共甘肃省委、省人委决定撤销酒泉和武威两地委,合并成立张掖地委,并撤销酒泉、武威两专区,合并成立张掖专区。
    张掖地委、专署机关1957年4月前暂驻酒泉县城关,1957年5月15日迁入张掖新址办公,设立了张掖地委干部学校,并在1957年1月6日向省委提出了在张掖修建地委初级党校的计划和增拨修建经费的报告,计划规模为700人(包括工作人员和学员)。三地委合并后,在张掖新建的初级党校基建工程尚未完工,因此张掖地委的干部培训工作仍在酒泉、武威两地进行。酒泉干校被称为中共张掖地委酒泉干校。1957年,张掖地委党校新校舍建成后,校址即今张掖市委党校校址(张掖市甘州区环城南路218号),酒泉干校在当年冬季迁到张掖。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到来,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酒泉、金塔两县,合并成立酒泉市(省辖地级市),并于1959年初成立中共酒泉市委党校(校址在金塔县城内)。196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从1962年1月起,恢复酒泉专区建制,酒泉市改为县级市,与金塔县分设,隶属酒泉专区。新成立的中共酒泉地委决定,将中共酒泉市委党校人员和中共张掖地委党校析置人员合并,组建中共酒泉地委党校(校址在今肃州区东环南路8号酒泉市一中驻地)。这一时期,党校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地委的中心工作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贯彻党的八大精神,为恢复和发展地方经济有步骤、有重点地轮训县、社两级干部。培训时限亦以短期轮训为主。(一)
责任编辑:赵谨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服务条款
法律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办公
CopyRight 2010-2025 www.chinajiuqua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 Reserver
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主管 甘肃省酒泉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盘旋东路6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709号-1
甘[2010]00001号 00125001 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号:62120220005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