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公园的泉眼四壁也雕刻有四神的造型,嘉峪关也曾发现有四神的造型。
这些四神的形象多种多样,但都有朱鸟、龟蛇、青龙、白虎的基本构型。之所以这样,想必是墓主人生前希望四神保佑他永葆幸福,死后也能在四神的护佑之下灵魂升天,也保佑他的子孙后代永享幸福。
那么这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为何物呢?
中国古代的天文星相学一向很发达,那些星相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天穹的星辰排列和运动是有规律的,依此绘制出星相图——即星空图。把这些群星归类用线连接起来,大致构成一定的图案,据图案与大地万物的相似给予命名,这就是星座的名称。
同样,把二十八星宿所在的苍天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每个星区所含的星类有多少并不均等,但每个星区却都是相等的七个星宿。把这四个星区的星分别用线相连接,就构成了与鸟、龟蛇相绕、龙、虎大体相似的动物图案,然后在想像中再赋以美丽的红、黑、蓝、白四种颜色,这就是朱雀(也叫朱鸟、火鸟、凤凰)、玄武(也叫龟蛇相绕)、青龙(也叫苍龙)、白虎(也叫翼龙)这四神(也就是四象、四灵)的诞生之旅。
当然,之所以被联系被认可的原因还有:在中国的原始动物崇拜中,这四像都被视为灵物、神物,还曾成为一些部族的图腾。
二十八宿星体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大贡献,它是把全天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太阳系也是其中之一,一群是一宿。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个星区各有七个星宿。
如果把二十八个星宿按次序分成四组排列,每组七个,分别与四个地平方位——东、西、南、北,四种颜色——红、黑、青、白,五种四组动物——鸟、龟、蛇、龙、虎相匹配,就组成了四种形象,或叫四神、四象、四灵,也叫四陆。
东方七宿组成的形象似苍龙。此种形象在春天时尤其明显,因而是希望与祥瑞的象征。
西方七宿是威武的白虎形象,夏日晴朗的夜空,仰观天象极易发现,因而它是旺盛饱满的象征。
南方七宿连接起来的就是赤色的凤凰,秋天的深夜,苍穹光华灿烂,仿佛堆满了散金碎银,因而象征着五谷丰收的秋天。
北方七宿组成了龟蛇相绕的形象,所以又叫玄武七宿,秋末冬初最易观察,仿佛提醒人们造屋制衣,御防严寒,是象征着冬天的。
这四个星区在古人心中很神圣,与人类关联的传说也很丰富,且从中滋衍出浩繁的民族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内质核心是:古人认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个星宿是天上的四大灵星,可用以匡正四方四时之宜,所以四神信仰崇拜是源于古代的星辰天象崇拜与动物崇拜。
敬天事神的中国古人便把对天的畏服以善良自救的愿望搬回到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中来,创造繁衍出许多与四神有关的瑰丽文化。
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之一,就是完满和谐大团圆,因而爱情历程的必然结局就是完满和谐的男女结合。
朱雀——赤色的凤凰,是温润的南方,是盈实的秋天的象征,给无数生动美丽的爱情故事增添了诱人的色彩。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她还是青年男女恋爱成功的吉祥鸟。另外,朱鸟肯定是某个部族的图腾。
传说龟蛇能够以自己的甲背防敌御侮,以示正义;长生不老,风多识广,所以又是长寿的象征;中国北方日照短,比较寒冷,所以又象征北方,象征黑色,如玄武门指北门,玄武大街指北大街,玄武岩是黑色石头。
殷商之所以以龟甲占卜,以龟甲刻字,大概与龟蛇崇拜不无关系。
中华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民族,而龙又是以几种动物组合而成的行飞自如的神物,这正好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而发展的民族的历史内涵。
所以龙自古为祥瑞的象征,到了帝王时代皇帝就是真龙天子下凡,神圣不可侵犯,凡与皇帝相关的一切都要冠一龙字,龙成了皇帝的专利,因而龙又有了威严的象征。
由龙衍生的文化则又更多。亭堂楼阁绘以彩龙显得金碧辉煌,服饰袍袖绣以彩龙显得华中气派;男女喜结良缘叫龙飞凤舞,而龙的家庭也日益繁盛,有青龙、火龙、水龙、虬龙、白龙等等。尤其明显的莫过于每逢重大节庆,人们总要舞龙,那气势,那氛围怎么不令人激动。山岗丛林的猛虎本来就是人们所喜爱的动物,又因它那威武的气势,勇猛的雄姿,给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斑斓的色彩,而白虎古代相传就是凶神恶煞,掌管着斩杀生死,祠礼祭祀,论狱刑罚大权,可谓令人望而生畏。
这四方之神,渐渐流传开去,被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用于军队阵列,就成保护神,也被做为阵法的一种,军队行军或作战的时候,在军旗上绘有四神图案,以区分前后左右作为军队编制,而且可以振奋士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抱朴子•杂应》记述老子时写道:“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三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真是八面威风,气度不凡,再以后四神被人格化,分别给起了名字,青龙叫“孟章神君”,白虎叫“监名神君”,朱雀称“陵光神君”,玄武叫“执明神君”。
演变到后来,玄武在四位兄弟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跃居“大帝”高位而独显,道教始神老子巡行天地时,护卫左右的青龙、白虎因为才能平庸,被封于道观的守门官。再演变到后来,则有了龟蛇为水火二将的说法,还有玄武变成道教里地位很高的玄武真君的神话。
魏晋时期,黄河长江流域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混乱动荡中,民不聊生,痛苦万状,相比之下倒是战火稀少较为安定和平的中国西部,特别是以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显得比较富庶而祥和。许多中原地区的人逃难到此,和当地许多少数民族共同生活融合,并以先进的文化技术开发这片土地,创造出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文化。他们死后,大都修造了陵墓。许多的陵墓里都有彩绘的四神画像砖或模印砖、模印画像砖,四神铺地方砖。甚至一些唐墓里也有这种四神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