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酒泉城里出了一们女名人。此人姓赵名娥亲。当时,酒泉城有个恶霸叫李寿,此人纠集一帮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他看上妙龄娥亲,想霸占为妾,娥亲的父亲赵君安把她许配同郡的庞子夏为妻(史书称庞娥亲),这帮流氓寻衅杀死了赵君安。杀父之仇,岂能不报,娥亲的三个弟弟均先后死于饥饿灾疾。娥亲不畏强暴,日夜潜心习武,女扮男装,暗察于李寿常往的街坊酒肆。公元179年(东汉灵帝光和二年)的春天,娥亲伺见李寿单人匹马,招摇过市,一个箭步冲上去,奋力砍马,马伤惊奔,把李寿摔在树沟,娥亲回身刺李,刀刺在了树上,折为两段,李寿被这突如其来的势头吓昏了,娥亲猛虎下山般扑在李寿身上,死死扼住其喉头,顺手抽出他身上的佩刀,直戳心窝,并割下李寿的头,从容去县衙案。
县长尹嘉也深恨地头蛇李寿的所作所为,了解到娥亲为父报仇,拟不予治罪,但娥亲力争:“父仇已报,弟恨已雪,我杀了人不望贪生。按律论刑,是你们的职责,我笑对苍天,死而无憾。杀人之罪,法所不纵,以娥亲之死,明正国法,实我意愿。”凛然大义,铮铮铁言,更使尹县长宁可弃官解印也不愿治娥亲罪。后来这件事通过酒泉太守、凉州刺史,一直上传到朝廷,不但不予治罪,反而大力赞扬娥亲的义烈行为,并在酒泉城里给她立了一个烈女石坊。西晋初年,全国有名的大诗人傅玄写了一篇乐府诗《秦女休行》(酒泉属秦地)歌颂娥亲不畏强暴的精神;一百年后的西晋文人皇甫谧为娥亲写了一篇传记,收在他著的《烈女传》中。
家风不泯,也许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吧!赵娥亲嫁给庞子夏生下的儿子叫庞淯,《三国志》里为他写了一篇传记。当时魏、蜀、吴三国纷争,各方面的名人、能人不少,但能上《三国志》的人也不多,庞淯能和曹操、诸葛亮、孙权等人列入名志,确也不简单。主要原因是两件事,一件是他原在青海省乐都县(破羌)当小官时,武威太守张猛杀了管河西四郡的雍州刺邯郸商,并下令谁来吊丧格杀不赦。偏偏庞淯来吊丧,并怀藏匕首准备杀张猛,张猛抓住后一想,我杀了刺史,本来不义,庞淯是忠义之士,再杀他,臭名远扬,何以取信于一州之民,只好放了,于是庞淯忠烈之名大显;第二件事是酒泉太守徐揖请他当秘书(主簿),当地人黄昂造反,把酒泉城团团困住,庞淯深夜逃出,分向张掖、敦煌泣血告急求救,二郡兵未到城已陷,徐揖被黄昂杀死。庞淯收敛徐的尸体安葬老家,并代为守孝三年,曹操听到他的事迹后召他到京城做官,曹丕称帝后拜他为附马都尉,又封为西海太守(现额济纳旗一带),封为中敬大夫(备顾问的高级官员),还封为关内候。后来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把《庞娥亲传》附在《庞淯传》后,使母子事迹一并昭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