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寺的建立源自于心道法师创立的佛教宗派——法幢宗。
心道法师,湖北荆州松滋县人,俗姓李,生于1905年,圆寂于1968年。他18岁时剃度出家,取法名源福,号心道,同年从钦命净月老和尚受戒于江陵章华寺。此后,先后在江苏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上海兴慈寺、宁波观宗寺研习佛法。
1930年,他毕业于闽南佛学院,1934年后两度赴青海学习密宗,在塔尔寺从九世班禅大师受时轮金刚大灌顶,又从恩久活佛受密宗比丘大戒和菩萨千佛大戒。1941年9月15日,他在西安大兴善寺传戒时由恩久活佛授记为丹巴增贝堪布佛。次年9月,他赴河西讲经,应张掖古佛寺住持盛请,任该寺方丈,改寺名为大法幢寺,即在此寺建立了法幢宗。
那么,心道法师创立法幢宗的缘由又是什么呢?原来,1934年至1936年,心道法师曾受净月老和尚与韩大载居士等的资助,赴青海学习密宗。法音外传,全青海居士纷纷请法师出寺讲经弘法,先后成立多个佛教组织,产生了很大影响。1937年,心道法师在湖北请净月老和尚命寺名,老和尚为表彰他弘法西北,到处破邪显正,深合“建法幢于处处,破邪网于重重”之旨,对他说:“法幢者,即汝之别名耳。”即命名为法幢。没想到,这年秋天,法师第二次到青海,入塔尔寺从西藏恩久活佛受密宗喇嘛戒时,恩久活佛也为他命名法幢。两位师父心念默契、不谋而合,都是希望法师高建法幢,宣扬圣教,渡众生出苦海,转邪外归正道,这正是因缘所在。心道法师鉴于当时西北各地外道猖獗、正法不兴、僧侣无多、佛法衰微的现实,遂创建法幢宗。
关于法幢宗立宗修持的宗旨,有24个字的赞偈:“法幢正宗,圆顿法门,禅净双修,显密并宏,破邪显正,是其宗风。”
法幢正宗创立后,心道法师及其门徒在西北各地大行法化、破邪显正,奠定了在西北弘法的坚实基础,为西北佛教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法幢宗建寺多以“法幢”为名,剃度、皈依弟子均以净月老和尚所派偈88字为法幢正宗之演派:
“心融谛理,道振大千,法演三乘,师资一贯,止观双照,显密通圆,开示了义,体离言诠,信解清净,善超圣贤,彻悟实际,证入幽玄,海印发光,妙音普宣,六度齐修,福智庄严,应机设教,殊胜因缘,和敬温良,礼让益谦,戒定慧学,永远流传。”
心道法师为法幢宗鼻祖,已故的酒泉融照法师、兰州融开法师等为第二代嫡传弟子。融照法师俗姓殷,名建亳,安西三道沟人。1943年在兰州大法幢寺受具足戒,颇得心道法师赏识,几年后得法脉于心道法师,为法幢正宗二世。酒泉法幢寺现在的住持理顺法师等为第四代嫡传弟子。
酒泉法幢寺始建于1945年秋。当时,心道法师在酒泉钟楼寺(原址在今酒泉中学)开炉传戒,改钟楼寺为法幢寺。1984年,法幢寺在酒泉城西北西大桥北侧重新建立,融照法师受请为住持。1995年以后开始迁建现址,1999年9月20日,举行了寺院落成暨佛像开光法会。
“法幢”有两个义项:一、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或刻有佛教经文、佛像等的石柱;二、比喻佛法。“幢”字有四个义项:一、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二、刻着佛号(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三、车帘;四、房屋的量名,如:一幢楼房。“幢”字有两个读音:用作前两个义项时读“chu�ng”(音“床”),后两个义项读“zhu�ng”(音“壮”)。显然,“法幢寺”之“幢”应读为“chu�ng”。但长期以来,人们受“一幢楼房”之“幢”读音的影响,往往错读为“zhu�ng”。在西北各省,以“法幢寺”为名的寺院很多,为方便对外交流,应该注意遵从规范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