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谋划十二项改革任务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以创新实践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答卷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如何紧扣中国式现代化酒泉新实践目标,以改革之笔书写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答案是:系统谋划,精准发力。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对标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酒泉实践的实施意见涉人大改革任务分工方案》,谋划形成12项重点改革任务,梳理出30条改革举措。方案既瞄准需要人大支持、服务、配合的改革事项,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又扎实推进人大领域改革,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聚焦改革立法 筑牢法治根基
今年以来,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调整优化立法规划项目库,将群众关切的农田防护林建设保护纳入立法议程。3月,酒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酒泉市农田防护林保护条例(草案)》,聚焦“权责边界”“科学造林”等核心问题,致力将成熟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4月,组织召开立法审查论证会,邀请法律顾问、行业专家及业务骨干,围绕林权确认、保护范围划定、法律责任等关键条款开展研讨。5月8日,肃州区银达镇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村干部及法律顾问等围绕《酒泉市农田防护林保护条例(草案)》提出10余条针对性建议,最终提炼形成2条意见上报,成为基层声音直达立法机关的生动实践。5月19日,酒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8次主任会议审议《酒泉市农田防护林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深入讨论征集到的意见,着力提升法规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新路径,督促酒泉市文物局推进《酒泉市果园新城墓群保护条例》的立法调研和草案征求意见工作,加快条例立法进程。
靶向精准监督 护航改革发展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将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紧密结合,创新开展“报告+询问+评议”的履职评议方式。今年以来,4名市政府部门“一把手”直面常委会“考问团”的犀利提问,现场回应“破解职业技术大学创建堵点进展情况”“医保基金优化管理使用”等关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强人大监督提出新要求。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改革部署,精准选定54项重点监督议题,涵盖经济健康运行、重点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及民生热点。调研中职教育办学、酒泉职业技术大学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跟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迁建项目;调研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听取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报告,开展扶孤助残济困、农村代课教师和村干部待遇落实等调研;持续跟进殡葬改革,力促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深耕民主实践 激发制度效能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的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制度已成为汇集民智、回应关切的常态化制度。至目前,召开座谈会6场,参与代表62人次,围绕“矿山企业招工难”“老旧小区供暖不达标”等,与常委会成员、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通过代表建议、工作参考、转办通知等形式分层分类交办落实68件实事。《民情直报》整理报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夜市经济健康发展”等信息20期。酒泉市委主要领导先后9次作出批示,推动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其经验做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宣传推介。持续开展“进千家门、献千条策、解千个难”行动,今年上半年,走访企业、单位和群众1.1万户,收集高质量发展及民生保障建议1023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403个、群众难题1230个。
激活“一池春水” 厚植服务底色
肃州区“媒体问政、代表发声”直击痛点;敦煌市“人大代表替你问”聚焦关切;瓜州县推行政府民生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金塔县深耕“家、站”建设,筑牢履职阵地根基……近年来,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已总结推广20个来自基层的鲜活改革案例。这些源自实践、各具特色的探索,通过守正创新不断丰富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酒泉实践,为地方人大工作打开了新局面、蹚出了新路子。
下一步,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智慧、“实”的作风,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在深化制度创新中厚植优势,奋力书写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