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酒泉市坚持以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为统揽,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办学布局、增加优质资源、提升教育质量,着力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全市教育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酒泉市新建8所公办幼儿园,酒泉市十幼、酒泉市十二幼、金塔县四幼现已完工,敦煌市六幼正加快建设。通过开展人财物相统一的紧密型集团组建工作,不断缩小教育差距,全市已组建45个教育集团。酒泉中学被列入卓越高中创建计划。今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特殊控制线上线率46.01%,本科上线率89.62%。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3+2”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机制,探索与职业本科学校、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3+4”衔接贯通培养机制。
近年来,酒泉市不断探索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建设区域改革创新高地
在一堂特殊的思政课上,酒泉市东关街第二小学师生用真情诵读心声。
近年来,酒泉市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改革,开发构建以红西路军精神、“铁人”精神、莫高精神、航天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等五大精神为内核的区域性思政实践课程,把学科教学渗透思政教育作为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构建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思政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体育竞赛、美育展演机制,成功举办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排球足球联赛,全市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水平稳步提升。
在酒泉市西大街小学的生命起源种子发芽实验室,老师带着孩子们共同培育了一批蔬菜种苗,这些种苗被栽种到肃州区果园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酒泉市西大街小学教育集团是由果园中心小学、银达中心小学组建成的紧密型教育集团。除劳动实践,教育集团通过逆向流动、跟岗学习、共同成长的方式,促进教师柔性流动,加强教师培养,补齐资源配置短板,让师资成为提升教育集团教学质量的引擎。
近年来,酒泉市进一步优化办学体制,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推进紧密型教育集团建设,确保运行机制健全、人员交流畅通、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在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上,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行县域教师轮岗、校长交流任职、城乡教师交流等措施,有力带动县域内教师聘任校际间双向选择、双向流动。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在职称评聘、岗位等级、名师遴选、推优评先等方面重师德表现、重教学业绩导向,弱化论文。对首批44所义务教育样本校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形成样本数据,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学校支持、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工作,共管共育的育人合力逐步形成。
建设区域优质教育高地
三年级时,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生钱潇然在课后服务中接触到计算机编程。今年,他和同学为一个新项目已持续研究了三周。“这是我们做的智能停车场。车从传感器下面经过,显示屏显示减少一个车位,车辆出来会显示车位增加一个。”钱潇然认真地给大家介绍。
记者了解到,酒泉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开展“5+2”模式的课后服务,中小学生参与率99%以上,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德育工作示范学校、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全市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7.6%。
建设区域优质教育中心战略实施以来,酒泉市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持续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用好学前教育存量资源,有效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需求,继续推进“安吉游戏”和“幼小衔接”试验区建设,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共融,缩小城乡、镇村幼儿园差距,促进共同发展,提升全市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至去年底,全市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9所,省级一类幼儿园85所。
酒泉市持续提升“双减”质量,加强中小学生阅读教育,建立适应“双减”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教学视导制度。依托新建的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拓展辐射省内外的研学旅行线路,2023年四川优促会在酒泉市组织了研学活动。稳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明确各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办学定位,各高中学校均形成“特色学科+”的办学格局,体艺类学生报考高中首次实行跨县市区招生;以高中学校联盟的形式落实示范性高中带动普通高中成长工程,全市高考再创新高。
酒泉市聚焦产教深度融合,高标准打造产教融合平台。“十四五”以来,累计安排产教融合建设资金10亿元,有效助力产教融合实训硬件条件提升。
依托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市属职业教育资源,立足新能源和文旅两大特色产业,导入企业投资,引入社会资本,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全力打造酒泉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区,推进产教融合、跨界融合,先后培育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4家、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4家,组建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等职教集团(联盟)3个,组建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金风学院、360数字学院等实体化运作产业学院12个,成立甘肃省首个市域产教联合体(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组建“全国人工智能+数字安全”和全国现代种业技术等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组建河西走廊职业教育集群,有力支撑了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打造了产教融合发展的“酒泉模式”。
建设区域资源供给高地
走进酒泉市春光路小学,崭新的教学楼内先进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生在这里上课学习、阅读思考,享受学习乐趣。学校的建成投用,实现了周边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肃州区新建了多所公办幼儿园,有效缓解了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学前教育。
酒泉市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扩容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到2025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5%;优化学校布局,扩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加强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消除就学障碍,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力争80%的县域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建设区域人才汇聚高地
在酒泉市,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普通高中,学子们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努力追寻着人生梦想。
酒泉市大力实施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坚持把师德师风教育摆在教师管理工作的首位,把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师职业培养、准入、岗位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引导教师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切实提高教师依法施教、文明执教的水平。202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文化涵养师德基地实验区,遴选12所学校先行试点探索,形成了文化涵养师德的“酒泉模式”。目前,一批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已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着眼稳定教师人才队伍,形成了重点师范大学校园招聘、基层特岗计划招录、地方公费生培养和国家公费师范生、紧缺重点专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完成急需紧缺人才引进3场次、公费师范生专项招聘1场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场次、特岗教师专项招聘1场次,引进教师人才49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40人、省属公费师范生29人,优化了全市教师人才队伍结构。针对中小学音体美教师结构性短缺和幼儿园编制不足问题,建立动态管理使用的中小学周转编制制度,探索实施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备案制改革试点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配备公益岗等措施补充教学辅助人员,让专任教师回归教学岗位。
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酒泉市聚焦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本领,制定加快落实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组织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参加华东师大举办的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深入浙江海亮教育集团学习先进办学管理经验并开展合作。出台《关于实施名师引领工程的意见》,分层次制定省、市、县三级名师阶梯式培育成长规划,计划到2025年,县级及以上名师占专任教师比例由18%提高到30%以上。分学段成立4个名师引领工程专家组,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学科教研、专题讲座等活动150余场次,教师参与面达90%以上。出台名师工作室认定管理办法,首批命名3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建立县级以上名师工作室110个,师徒结对5600余组。大力构建国、省、市、县、校五级培训体系,全年线下培训教师3280余人次,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酒泉市聚焦营造尊重人才氛围,研究出台《酒泉市名教师名校长评选管理办法》,酒泉市委、市政府评选命名酒泉市名校长20人,名教师80人,表彰奖励了一大批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推荐评审全国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个、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甘肃省“园丁奖”先进集体1个、优秀教育工作者8名,推荐评审省级学科带头人等省级名师28名,培养命名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名师328名。坚持以教育教学业绩为导向,至去年底,全市正高级教师达414人,副高级教师达34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