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瓜州县经过试验、推广和示范,把适应性强、耐盐碱、效益高的枸杞作为特色增收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随着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枸杞苗木紧缺和鲜果晾晒成了制约枸杞种植产业链发展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瓜州县积极引导枸杞苗木培育、建设枸杞烘干厂,全力破解种植产业链的初、末端难题。
苗木培育助力产业壮大
甘肃疏勒河蔚丰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瓜州枸杞优新品种标准化繁育示范基地进行枸杞优新品种繁育,苗木不仅在瓜州销售,还辐射周边省市。
“去年我们育苗350万株,销量特别好,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今年育苗1000万株,打算明年春种时才开始销售,现在许多农户已经签了订购合同,目前已经预订出去500多万株。”疏勒河蔚丰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秋芳说。
为什么这里的枸杞苗木如此受欢迎,未到销售时间就让农户争相订购?原来,这里的苗木繁育采用高温催芽嫩枝扦插技术,育苗期只需一年,栽植后当年挂果。对外地客户的销售价格每株4元至4.2元,本地农户价格优惠,每株只需3.8元。
为保障枸杞优新品种繁育正常进行,疏勒河蔚丰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宁夏枸杞研究院签订了技术支持协议,建立了技术顾问团队,在研发时期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公司不仅仅做枸杞育苗销售,还为周边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在接到有些种植户的邀请后,我们会派技术人员过去做免费的技术指导,特别是在苗木的修剪、磨芽期间。指导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我们的购苗客户,而是面向所有种植户。”曹秋芳说。
据介绍,采用高温催芽嫩枝扦插技术的苗木,当年挂果,当年种植后每亩就有2000元的毛收入。
烘干厂房为民解忧
到了枸杞采摘季节,晾晒成了种植户最发愁的事。“家里30亩地的枸杞,没有晾晒棚,每次都是前院晒到后院,房子周围一片红,天气好了能快点晒干,要是遇到阴雨天,只能眼睁睁看着枸杞变坏,心里又急又难受,原本每公斤能卖50元,果子品相变了以后只能卖到30多元。”瓜州县梁湖乡银河村种植户石国忠说。
今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府办、市财政局两家帮扶单位和长江商学院共同筹资为银河村修建枸杞烘干厂,帮助枸杞种植户解决晾晒难题。目前已投资62万元,建成两个烘干车间和一个配套晾晒棚。
据银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国发介绍,每个烘干房有300个烘干架,烘干面积达600平方米,24小时之内可以烘干8吨鲜果。每个烘干房配有烧煤锅炉,采用热风循环烘干,当房内温度达到65℃报警装置就会自动报警,防止高温将鲜果烤熟,鲜果烘干后放在晾晒棚冷却以后就可装袋。
“烘干房建成以后我们试运行了一下,效果非常好,烘干厂的修建对我们枸杞种植户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好事,解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杨国发说。